逾期贷款认定标准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在贷款合同约定的到期日或宽限期内偿还贷款本金或利息。为了规范逾期贷款认定,相关机构制定了以下标准:
认定时点:
到期日或宽限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逾期金额:
本金:最低还款额(一般为贷款总额的1%)或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逾期最低还款金额;
利息:逾期本金计收利息,利息金额按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
逾期时间:
逾期1天以上,即可认定为逾期贷款。
宽限期:
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到期日或宽限期后可宽限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天。
特殊情况:
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借款人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逾期,可以延期认定逾期贷款。
借款人主动联系贷款机构协商延期还款并达成协议,可以延期认定逾期贷款。
认定结果:
一旦逾期贷款认定,贷款机构将记录在征信系统中,对借款人的后续贷款申请产生不良影响。
贷款机构可以采取催收、起诉等措施追回逾期贷款,并对逾期部分计收罚息。
重要提示:
借款人应按时偿还贷款,避免逾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还款,应及时与贷款机构沟通协商,以免造成逾期贷款记录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
逾期贷款认定标准
贷款出现逾期的情况时,放贷方通常会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认定:
1. 逾期天数
大多数放贷机构将超过约定还款日期一定天数(通常为 30 天或 60 天)的贷款认定为逾期贷款。
2. 分期逾期
一些贷款合同允许分期还款。如果借款人在某一期或多期还款时逾期,即使其他期次准时还款,也会被视为逾期贷款。
3. 逾期金额
某些放贷机构可能会根据逾期金额的大小来认定逾期贷款。如果逾期的金额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例如 5% 或 10%),则会触发逾期认定。
4. 特殊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放贷机构可能会考虑特殊情况,例如自然灾害、疾病或失业等,并酌情处理逾期认定。
5. 客户沟通
放贷机构在认定逾期贷款之前,通常会尝试联系借款人了解逾期原因。如果借款人与放贷机构沟通,并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则放贷机构可能会延迟逾期认定或采取其他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逾期贷款认定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放贷机构而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具体的逾期认定标准。
逾期贷款认定标准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在约定的还款日或宽限期内偿还贷款本息的行为。根据监管规定,逾期贷款的认定标准如下:
还款日次日或宽限期届满后,借款人已构成逾期。
逾期天数计算:从逾期还款次日起至实际还款日(含还款日)止。
宽限期:指银行或金融机构在还款日后给予借款人的宽限时间,一般为3天或5天。
逾期等级分类:根据逾期天数,逾期贷款可分为以下等级:
轻微逾期:逾期天数不足30天
一般逾期:逾期天数在30天至90天之间
严重逾期:逾期天数在90天至270天之间
呆账贷款:逾期天数超过270天
需要注意的是,逾期贷款的认定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银行或金融机构而有所差异,借款人应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中的相关条款。逾期贷款会影响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并可能导致罚息、利滚利等后果,因此借款人应及时偿还贷款,避免逾期。
逾期贷款认定标准最新
根据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资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发〔2023〕5号),逾期贷款认定标准已更新如下:
一、按还款计划逾期认定
1. 信用贷款,包括无担保贷款、无抵押信用卡透支,自到期日(含)起逾期超过90天;
2. 抵押贷款,自到期日(含)起逾期超过180天;
3. 质押贷款,自到期日(含)起逾期超过150天。
二、按非还款计划逾期认定
1. 以收回的贷款本金抵扣逾期利息的,自扣款日(含)起视为逾期;
2. 转为应收未收利息或延展到期日的,自应收未收利息或延展到期日(含)起视为逾期;
3. 逾期利息按复利计算的,自逾期利息计入贷款本金日(含)起视为逾期。
三、其他情形
1. 单笔多次逾期的,以累计逾期天数认定;
2. 已核销的贷款后发现存在逾期行为的,仍应按逾期处理;
3. 债务人办理破产或清算的,自破产或清算程序开始之日起认定为逾期。
上述标准适用于2023年3月1日起新增的信贷资产。对于此前已发放的信贷资产,仍按原规定执行。
温馨提示:逾期贷款会对个人或企业征信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贷款难度并提高贷款成本。因此,请合理安排贷款,按时足额还款,避免逾期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