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车贷型套路贷,陷阱重重,欺骗消费者。
该类套路贷以“零首付购车”为幌子,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却在签订合同后层层设套。
消费者需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贷款合同陷阱重重,利率高、还款期长,消费者往往难以偿还贷款。更甚者,一旦消费者无法按期还款,贷款公司就会实施暴力催收,通过恐吓、骚扰等手段逼迫消费者还款。
某受害者小王,被套路贷公司以零首付购车为由骗取了30万元贷款,合同利率高达24%,还款期长达60个月。小王每月需还款6000多元,仅利息就高达14万元。因无力偿还,小王遭到贷款公司暴力催收,甚至被恐吓威胁。
为打击此类犯罪,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2023年,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零首付车贷型套路贷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涉案金额达6亿元。该案系全国公安机关2023年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破获的首个跨省特大套路贷案件。
警方提醒消费者,警惕“零首付购车”等套路贷陷阱,在办理贷款前仔细阅读合同,了解贷款利率、还款期等关键信息。发现被骗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警惕“零首付”套路贷分期购车!
“零首付”购车看似诱人,实则暗藏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零首付”为噱头引诱购车,实则是通过套路贷的方式坑害消费者。
套路贷是一种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合同等手段,向消费者发放高利贷的违法行为。在“零首付”购车中,不法分子往往会先要求消费者与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一份看似正规的购车合同,但合同中暗藏玄机,利率高得惊人。
随后,不法分子会指示消费者向其账户汇入“首付”,但实际上这笔钱并非用于购车,而是被不法分子骗取。之后,消费者需要按月向不法分子支付远超汽车价值的“分期付款”,一旦逾期,不法分子便会通过暴力催收等手段逼迫消费者还款。
套路贷分期购车的危害巨大:
1. 高额利息:利率远超正规贷款,导致消费者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
2. 暴力催收:不法分子会通过恐吓、威胁等手段逼迫消费者还款,严重侵害人身安全。
3. 征信受损:逾期还款会导致个人征信受损,影响其他贷款申请。
消费者在购车时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零首付”等诱人承诺。选择正规的汽车销售公司,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向相关部门咨询,确保自己的权益受到保障。切记,贪小便宜,吃大亏!
零首付购车贷骗局后的应对之策
零首付购车贷看似诱人,但往往暗藏骗局。一旦陷入骗局,受害者不仅面临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个人征信。那么,遭遇零首付购车贷骗局后,该如何应对?
1.报警留证据
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报警,并详细说明被骗经过、涉案金额等信息。提交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2.冻结账户
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被骗资金账户。同时,申请更改银行卡密码或支付平台登录密码,防止骗子进一步盗用资金。
3.协商退款
与骗子协商退款事宜。如果骗子拒不配合,保留证据,等待警方介入处理。
4.向金融机构申诉
如果贷款是通过金融机构办理的,向该机构进行申诉,说明情况,要求取消贷款合同。
5.保护征信
骗子通常会冒用受害者的身份办理贷款。及时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冻结或删除虚假征信记录。定期查询征信报告,避免不良记录影响个人信誉。
6.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无法自行解决,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7.提高防范意识
避免贪图小利,选择正规渠道办理购车贷款。仔细核查贷款合同,了解各项条款。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和账户密码。
汽车零首付套路贷,是一种披着“低门槛、0首付”外衣的高利贷骗局。受害者往往被诱骗签订虚假购车合同,并被要求支付高额利息,最终陷入债务泥潭。令人悲哀的是,许多此类案件在报警后,警方却以“经济纠纷”为由不予立案,导致受害者维权无门。
警方不立案,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取证困难:套路贷团伙通常手段隐蔽,受害者往往无法提供确凿证据证明自己的遭遇。
证据不足:警方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难以对复杂的金融交易进行调查取证。
管辖权不明确:这类案件往往跨越多个地区,警方经常推诿扯皮,导致案件久拖不决。
受害者维权难,不仅是因为警方的不作为,也与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有关。套路贷往往披着民事借贷的外衣,而民事纠纷通常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对于许多受害者来说,民事诉讼成本高昂、耗时漫长,难以得到公正的判决。
面对此类骗局,受害者应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低门槛、0首付”的诱惑。若不幸遭遇套路贷,应及时报警,并积极收集证据。也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通过民事诉讼或其他合法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