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征信报告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务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编制形成的信用档案,反映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和纳税信用状况。
征信报告内容包括纳税人的基本信息、纳税申报记录、税务检查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等。其中,纳税申报记录包括纳税人申报的收入、所得、税额等信息;税务检查记录包括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检查的情况和结果;行政处罚记录包括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的行政处罚类型和内容。
税务征信报告是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纳税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金融机构、信用机构和社会公众了解纳税人信用状况的重要参考。良好的税务征信报告可以帮助纳税人在贷款、融资、招投标等方面获得优势。
纳税人可以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手机APP等渠道查询自己的税务征信报告。纳税人如果发现征信报告中存在错误或遗漏,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更正或补充申请。
为了维护良好的税务征信,纳税人应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按时申报纳税,配合税务机关检查,及时更正申报错误,积极缴纳欠税和滞纳金。
税务局征信出问题的影响
税务局征信是记录纳税人税务信息的数据库。如果征信出现问题,可能会对纳税人产生严重影响。
个人方面:
贷款和信用卡申请受阻: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公司在审核申请时,会参考征信报告。征信问题可能导致申请被拒绝或获得较高的利率。
就业困难:一些雇主在招聘过程中会审查应聘者的税务信息。征信问题可能会影响就业机会。
声誉受损:征信问题的记录可能损害纳税人的声誉,并使获得某些服务(如租房或购买保险)变得困难。
企业方面:
融资限制:银行和投资者在提供融资时,会审查企业的税务记录。征信问题可能导致融资难度加大或贷款利率升高。
供应商和客户的信任受损:供应商和客户可能基于征信信息评估企业的信誉。征信问题可能会损害业务关系。
声誉受损:企业征信问题的记录可能会损害其声誉,并导致客户流失或业务机会减少。
解决征信问题
如果征信出现问题,纳税人应尽快与税务局联系以纠正错误。税务局会审查请求并做出相应调整。纳税人还应该定期查看自己的征信报告,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处理征信问题可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及时纠正错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税务征信记录消除期限
税务征信记录是记录纳税人税收遵从情况的重要档案,对于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和信誉有较大影响。那么,税务征信记录保存多久会消除呢?
一般情况下,税务征信记录的保存期限为:
正常纳税记录:自纳税年度结束之日起5年
欠税和滞纳金记录:自清偿欠税和滞纳金之日起5年
偷税、骗税、抗税记录:自处罚决定书生效之日起10年
对于因情势变化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纳税人无法及时纳税的情况,在纳税人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税务征信记录中的欠税记录将在补缴之日起5年后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情况下的税务征信记录将永久保存,不会消除:
伪造、变造、涂改税务凭证或纳税申报表
擅自开具、出售或购买虚开、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骗取出口退税
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
税务征信记录消除后,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将从税务征信系统中移除,不再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和信誉造成影响。但是,纳税人应注意,税务机关有权在查处税务违法行为时调取纳税人的历史税务征信记录作为证据。
因此,纳税人应自觉履行税收义务,及时准确申报和缴纳税款,避免形成不良的税务征信记录。
税务个人征信查询系统
税务个人征信查询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开发建设,于2021年7月26日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是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统一标准、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税务个人信用信息平台。
主要功能:
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纳税人可查询自己的税务信用记录,包括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欠税记录等信息。
申请信用恢复:纳税人因非主观过错导致税务信用受损的,可通过该系统申请信用恢复。
信用报告查询:纳税人可下载并打印自己的税务信用报告,用于纳税申报、贷款申请、招投标等。
异议申诉:纳税人对税务信用信息有异议的,可通过该系统提出申诉。
使用方式:
登录方式: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各省(市、自治区)电子税务局网站或微信小程序“电子税务局”登录。
实名认证:使用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护照等)进行实名认证。
查询操作:进入系统后,选择“税务个人征信查询”菜单,即可查询相关信用信息。
应用场景:
纳税申报:纳税人可通过该系统了解自己的税务信用状况,以便及时纠正错误或完善材料。
贷款申请: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可查询纳税人的税务信用记录,以评估其信用风险。
招投标活动:投标人可查询自己的税务信用报告,以证明其纳税信用良好。
其他信用场景:如行政处罚、评先评优等,也可能涉及到税务个人信用信息的查询。
税务个人征信查询系统有利于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纳税诚信,同时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的信用查询服务。随着税务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