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二分利息是否可以要求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出借人主张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这意味着,如果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超过的部分利息属于无效条款,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
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返还期限: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二分利息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借款人得知或应当得知超过二分利息之日起开始计算。
举证责任:借款人主张超过二分利息,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
返还范围:借款人只能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利息,已支付的合法利息不属于返还范围。
因此,如果借款人发现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可以依据上述规定要求出借人返还超过二分的部分利息。但要注意保留证据、及时主张权利。
超过 2 分利息能否抵算本金
在房贷还款过程中,借款人往往关心如何更快还清贷款,降低利息支出。因此,有人提出疑问:超过 2 分利息的可以抵算本金吗?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房贷利息的计算方式为逐月递减,即每月先偿还利息,再偿还本金。而所谓的“超过 2 分利息”,是指每月利息超过贷款本金的 2%。
对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超过 2 分的利息不能直接抵算本金。这是因为房贷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每月还款额的计算方式,即每月还款额 = 月应还本金 + 月应还利息。
如果允许超过 2 分的利息抵算本金,则借款人可以少还本金,导致还款期限延长,利息支出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相关规定要求借款人每月还款额必须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无法随意调整。
因此,对于超过 2 分的利息,借款人只能通过提前还贷的方式进行抵消。提前还贷是指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提前向贷款机构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本金的行为。通过提前还贷,借款人可以减少未来应付的利息,加快还款进度。
过两分利息是否属于高利贷,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视为高利贷。
因此,超过年利率2分的利息,即超过月利率0.167%的利息,根据我国法律,属于高利贷。高利贷是一种非法行为,受法律禁止。
高利贷对借款人危害极大,会导致其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倾家荡产。因此,借款人应提高风险意识,避免向高利贷者借款。若已陷入高利贷陷阱,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寻求法律保护。
借款人还应注意民间借贷中的其他风险,如借款合同不完善、借款人资信不佳、抵押物价值不足等。在借贷前,借款人应充分了解借贷合同内容,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并确保抵押物的价值足够。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规定超过2分(即年利率24%)的借款利息属于违法行为。
民法典第680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高于年利率24%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对于超过2分的利息,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且法院也不会支持出借人要求支付的诉讼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形不在违法之列:
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浮不超过一定幅度。
金融机构在经监管机构批准后,向符合特定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的超过2分的贷款。
违反上述规定,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出借人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借款人则可以依法主张减少利息、返还多支付的利息等权利。
超过2分的利息属于违法行为,借款人应注意保护自身权益,拒绝支付超额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