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民间借贷解读(民间借贷的若干规定及司法解释)



1、民间借贷解读

民间借贷解读

民间借贷,也称民间融资,是指在国家金融体系之外,民间个人或者组织之间发生的资金拆借行为。相对于银行借贷,民间借贷利率更高,但手续简便、放贷迅速。

民间借贷的优点:

灵活快捷:门槛低,手续简便,放贷速度快。

满足个性化需求:可以根据借款人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借款方案。

弥补银行信贷不足:当银行信贷额度有限或条件严格时,民间借贷可以成为补充资金来源。

民间借贷的缺点:

利率高:民间借贷的利率往往高于银行借贷,加重借款人的财务负担。

风险大:民间借贷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存在资金安全、债务纠纷等风险。

法律保障不充分:民间借贷纠纷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保护。

民间借贷的注意事项:

签订书面借据:明确借款金额、利息、期限等重要信息。

了解借款人资信: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评估其还款能力。

设定合理的利息:按照市场行情确定利息率,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利息。

采用担保措施:可以采取抵押、质押、保证等方式保障债权安全。

民间借贷是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但在参与其中时需要充分了解其优点和缺点,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谨慎行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民间借贷的若干规定及司法解释

民间借贷若干规定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是规范民间借贷活动的重要法律文件。

一、借款合同的效力

《规定》第1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出借人向借款人交付一定数额的货币,借款人收取后按照约定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应自成立时生效。

二、借款利息

《规定》第3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约定利息超过年利率36%部分无效。借款人未约定利息的,按照年利率6%计算利息。

三、无效借款合同

《规定》第8条规定,下列民间借贷合同无效:(1)未以书面形式订立的;(2)借款人没有实际取得借款的;(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序良俗的。

四、证据规则

《解释》第13条规定,出借人主张借款事实的,应当提供借据、收条、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利息支付凭证。借款人主张已经履行返还义务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

五、诉讼时效

《规定》第19条规定,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六、其他重要规定

《规定》和《解释》还规定了担保有偿担保和无偿担保、借款合同的转让、借款合同的解除等相关内容。

3、民间借贷规定全文最新2021

4、民间借贷解释2021修订全文

民间借贷解释2021修订全文

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及其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通过借贷合同约定,债权人向债务人交付一定数额的货币或者其他财物,债务人承诺到期偿还本息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条 借贷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借贷合同的成立时间,以借款人收到贷款或者借据出具日期为准。

第三条 借贷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借据应当载明借款人、出借人姓名、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借款种类、金额和币种;利息约定;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和还款日期;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等事项。

第四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返还借款的,应当提供借据等证据证明。

第五条 借款人未按期返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计算。

第六条 借款人逾期还款,经过催收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返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 民间借贷合同约定利息的,出借人可以请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合同未约定利息的,借款人可以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第八条 借贷合同约定借款人提供担保的,担保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担保义务。

第九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借贷合同的内容。变更后的内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条 本解释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当前企业贷款利率是多少钱(企业贷款利率2021最新利率表)


下一篇:朋友找帮忙贷款怎么办(朋友让帮忙贷款,又不好拒绝怎么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