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严重违法行为,贪污挪用公款的利息更是加重犯罪行为。公款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无权擅自使用或收益。将挪用公款的利息占为己有,不仅侵害了公共利益,还触犯了刑法,构成贪污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的利息属于公共财物,贪污挪用公款的利息的行为同样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的量刑标准由贪污的数额和情节决定。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挪用公款的利息占为己有,无论数额大小,都属于贪污行为。因此,国家工作人员切不可心存侥幸,贪污挪用公款的利息。贪污行为不仅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挪用公款利息认定赔偿标准
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除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利息赔偿。利息赔偿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条规定,挪用公款犯罪的利息赔偿标准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或者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
三、案件具体情况
在具体案件中,法院在认定利息赔偿标准时,除了考虑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挪用公款的数额和期限
挪用公款的动机和目的
挪用公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
四、举证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利息赔偿的数额由受损害人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受损害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挪用公款的数额、期限和相关利率等情况。
五、计算方法
利息赔偿的计算方法为:利息赔偿金额=挪用公款数额×利息赔偿标准×挪用期限
注:
利息赔偿标准的确定应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为准,也可以参考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
挪用期限以实际挪用时间为准。
利息赔偿金额不能超过挪用公款的数额。
挪用公款存款获取利息构成犯罪
挪用公款存款获取利息是一种侵犯国家利益的贪污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
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存款获取利息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贪污罪。公款存款是国家财产,由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代为保管、管理或者使用的款项。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公款存款挪作他用,并从中获取利息,实际上是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侵犯了国家的财产权益。
因此,挪用公款存款获取利息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财经纪律,更构成贪污罪,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