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余额在会计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科目,其期末余额正常情况下应在贷方。
工会经费主要指工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工会组织的活动支出和职工福利开支。当工会组织筹集的经费大于其支出时,就会形成工会经费余额。
根据会计核算原则,负债类科目期末余额在贷方,这是因为债务方(借方)表示企业欠他人的款项,而贷方则表示企业对债务方的欠款。因此,工会经费余额作为一项负债,其期末余额应在贷方。
具体而言,当工会组织筹集到工会经费时,会通过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工会经费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当其支出工会经费时,则会通过借记“工会经费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进行核算。期末,如果工会经费收入大于支出,则“工会经费收入”账户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形成工会经费余额,其期末余额应在贷方。
工会经费余额在借方,因为工会经费属于负债类科目,根据复式记账法,负债类科目的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工会经费包括工会会费、工会活动费和工会福利费等。工会会费收入时,借记“工会经费”,贷记“银行存款”;工会开展活动支出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工会经费”;工会发放福利时,借记“职工福利费”,贷记“工会经费”。
因此,工会经费余额的借方记录了工会收取的会费和政府拨款等,贷方记录了工会开支的活动费和福利费。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说明工会还有未使用的经费余额。
工会经费支出是借方。
工会经费支出是指企业为了支持工会工作和维护职工权益而支出的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工会经费支出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在会计处理中,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由于工会经费支出是增加企业费用,因此应记入借方。
工会经费支出常见的项目包括:工会工作人员工资、工会活动经费、工会培训经费、职工福利费用等。这些费用对于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的工会经费支出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工会章程的规定,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支出标准。工会经费支出应当用于工会工作和维护职工权益,不得挪作他用。
通过规范工会经费支出,可以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使用,保障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