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持续加强,广东省近期加大对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严查力度,旨在遏制信贷资金的不当使用。
监管部门指出,部分借款人通过虚构经营场景、伪造流水等方式骗取银行审批,将本来用于经营或消费的贷款挪用于购房。此类行为扰乱金融秩序,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
为规范信贷资金用途,广东省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乱象。监管部门将重点检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流程,核实贷款资金的真实用途。
同时,对于发现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包括责令整改、提高资本金、限制信贷规模等。对于骗取贷款的借款人,将列入金融机构黑名单,限制其金融业务。
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有助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借款人应严格遵守信贷资金用途,避免因虚假申报而承担法律责任。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贷款审批管理,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广州等地排查经营贷流入楼市
近期,广州、上海等多地银保监局发布通知,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
据了解,经营贷是银行向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经营贷低利率、门槛较低等特点,违规将资金挪用于购房。
对此,监管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排查。例如,加强贷前审核,要求借款人提供真实有效的经营资料;加强贷后监测,对借款人的资金流向进行持续跟踪;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责令收贷或采取信贷惩戒措施。
监管部门提醒,经营贷用于非经营用途属于违规行为,借款人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同时,银行也应加强风险管控,严防经营贷被挪用。
加强经营贷监管,既是防范金融风险,也是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排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切断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途径。
广州严查经营贷流入房地产
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贷款用途,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广州市印发《关于加强经营性贷款用途管理的通知》,对个人经营贷流入房地产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通知要求,银行机构不得向无真实经营的个人发放经营贷款,不得向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发放个人经营贷用于归还购房贷款。个人申请经营贷款时,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经营资料,如营业执照、经营流水、税务登记证明等。银行机构应严格审查借款人的经营资质、经营状况和贷款用途,杜绝个人以经营贷款名义变相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对于违规使用经营贷的个人,银行机构将采取限制贷款、收回贷款、追究法律责任等措施。同时,广州市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个人违规使用经营贷购房的行为,对涉嫌违规的个人和机构进行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此次整治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经营贷款的监管,防止个人利用经营贷炒房、投机,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