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延续小微企业普惠贷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通知》。
支持工具延续实施期限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具体包括:
再贷款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银行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用于向小微企业发放符合相应条件的普惠小微贷款。
财政贴息: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4个月。
考核引导: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情况纳入银行宏观审慎考核。
支持工具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
小微企业连续经营时间满一年。
小微企业从业人数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标准。
小微企业不存在不良信用记录。
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
小微企业贷款用于生产经营周转。
支持工具的实施将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稳住经济增长、保就业、保民生提供有力支持。
延展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政策,助企纾困解难题
面对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和困难。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建议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政策。
延期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小微企业资金链脆弱,延期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喘息机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根据监管数据,2020年全年,全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量超过10万亿元,延期还本付息超1.5万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紧缺问题。
延期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为就业、税收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延期政策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助于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延期政策也减少了企业的破产率,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延期政策实施相对成熟。2020年推出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政策,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协同机制。延续这一政策,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因时间紧凑而难以办理延期手续的情况。
建议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政策延续至2021年,继续为企业减负,助企纾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2021年,我国继续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支持政策,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政策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优惠利率。针对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融资成本高的实际问题,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继续按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0.5个百分点执行,让小微企业获得更加优惠的融资条件。
加大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为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政策要求相关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增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规模,充分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政策还强化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激励机制。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发展,政策要求有关部门定期对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成效突出的机构予以表彰奖励,对未达标的机构进行约谈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021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政策的延续,将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扩大信贷规模和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经济复苏和稳定贡献力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此次延期政策适用于2023年3月1日前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符合条件的贷款,经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协商一致,可展期一年,最长可延至2024年3月1日。延期贷款自原到期日起至延期后到期日止,不计入征信逾期天数,也不影响贷款人办理助学、住房等其他信贷业务。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支持普惠小微企业渡过当前暂时困难,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普惠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础,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延长,将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政策空间,帮助其缓解资金压力,提振发展信心。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主动对接普惠小微企业,及时告知相关政策,做好延期办理工作。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做好延期贷款的风险排查和应对措施,切实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和普惠金融发展。
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政策,是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力举措。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普惠小微企业将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