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的住房贷款扣除比例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的住房贷款扣除是为支持居民家庭购买自有住房而设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规定,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按照以下比例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首套房:本金余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贷款期限内实际发生利息支出扣除;本金余额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实际发生利息支出扣除上限为12万元。
二套房:本金余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贷款期限内实际发生利息支出扣除;本金余额超过100万元的部分,不得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贷款扣除属于专项附加扣除,即在综合所得收入减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住房贷款扣除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越高,节省的个人所得税也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贷款扣除仅适用于个人住房贷款,不适用于商业贷款或其他用途贷款。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网页端进行申报扣除。
住房贷款扣除政策有助于减轻购房家庭的税收负担,鼓励居民家庭购置自有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住房贷款
为减轻购房者负担,国家出台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住房贷款的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适用条件:
纳税人在申报年度已取得住房贷款
住房贷款用于支付自住住房的购置、建造、翻建或大修支出
自住住房仅有一套
扣除方式:
每月定额扣除:每月1000元,全年12000元
实际发生额扣除:利息支出低于12000元的,按照实际发生额扣除
申请流程:
纳税人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网页端,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扣除信息将自动关联到纳税人个税申报中
需要注意的是,该专项附加扣除仅适用于纳税人本人,不能用于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同时,扣除的利息支出不得超过贷款期限内实际支付的利息总额。
这项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购房者的税收负担,促进了住房消费的增长。对于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来说,可通过税前扣除房贷利息的方式,降低个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达到省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