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只要本金”的背后陷阱
网贷陷阱层出不穷,其中“只要本金”的套路更是让借款人深受其害。
起初,网贷平台往往会打出“免息”、“低息”等诱人广告语,吸引用户借贷。在签订合同时,借款人往往会被要求缴纳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例如手续费、服务费、管理费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往往会超过借款本金,导致实际借款成本远高于宣传中的利率。
更可恨的是,一些网贷平台在借款人逾期还款后,会采取暴力催收手段,对借款人进行辱骂、威胁,甚至骚扰其亲友。为了逃避催收,借款人往往不得不将欠款一次性还清。
此时,网贷平台便会以“只要本金”为由,要求借款人只偿还借款本金,免除利息和罚息。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网贷平台的让步,但实际上却是另一种陷阱。
因为,根据借贷合同,借款人不仅要偿还本金,还要支付利息和违约金。如果借款人只偿还本金,就意味着放弃了合法权益,等于变相地承认了网贷平台的违法行为。
因此,遇到网贷平台“只要本金”的要求,借款人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在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时,借款人应坚持按照合同约定,偿还本金、利息和违约金。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更大的损失。
网贷贷款到手的钱只有八成,主要原因如下:
手续费和服务费:网贷平台通常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服务费,这些费用一般会在贷款到账时直接扣除,导致到手金额减少。
利息预扣:部分网贷平台会预先扣除贷款利息,因此到手金额会比贷款本金少。利息预扣的具体比例因平台而异。
平台运转费用:网贷平台需要支付运营成本,包括人工、技术、风控等费用,这些费用也会通过贷款手续费或服务费的形式转嫁到借款人身上。
风险准备金:为了应对借款人违约风险,网贷平台会预留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这部分资金也会从贷款本金中扣除。
其他因素:特殊情况下,有些网贷平台可能会收取额外费用,例如逾期费、展期费等,这些费用也会导致到手金额减少。
因此,在申请网贷贷款时,借款人需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了解贷款利息、手续费、服务费等费用条款,并清晰地知道贷款到手的实际金额,避免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
网贷到最后为什么只要本金和利息?
随着网贷行业的不断发展,借款人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网贷到最后只要偿还本金和利息,无需支付其他费用。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法律法规约束: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贷平台不得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超出本金和利息以外的费用。这意味着,网贷平台不得收取服务费、管理费、逾期费等其他费用。
借款人保护:
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如果网贷平台收取超出本金和利息的费用,则涉嫌违法违规。借款人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竞争压力:
网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吸引和留住客户,各网贷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免息、低息和仅需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平台收益保障:
虽然网贷平台免除了借款人的其他费用,但其仍能通过利息收入获得收益。一般情况下,网贷平台的利息较银行贷款更高,因此即使免除其他费用,平台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因此,网贷到最后只要偿还本金和利息,是法律法规、借款人保护、竞争压力和平台收益保障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网贷平台声称只还本金的说法需要谨慎对待。虽然某些网贷平台确实推出过类似的活动,但通常是有附加条件的。
所谓只还本金,往往是指“本金分期还款”,而不是一次性还清。网贷平台将本金分成多个小额,分期偿还。
只还本金的活动通常有时间限制,例如一个月内还清。如果逾期还款,则可能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和滞纳金。
只还本金的活动往往只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产品,例如新用户、指定标的等。并不是所有网贷借款人都有资格参加。
因此,在看到网贷平台宣称只还本金的信息时,需要仔细阅读活动规则,了解具体的还款方式、时间限制和适用范围。如果条件不符合自身需求,则不要轻易借贷。
网贷平台声称只还本金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借款人应谨慎核实活动规则,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借贷。避免因冲动借贷而陷入高利贷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