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制下,各类账户的结构按照借方和贷方的账户余额变化规则分为以下几种:
1. 资产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账户余额表示企业拥有的资产价值
2. 负债账户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
账户余额表示企业欠债的金额
3. 所有者权益账户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
账户余额表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4. 收入账户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
账户余额表示企业实现的收入
5. 费用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账户余额表示企业发生的费用
6. 损益类账户
本期末结转后,账户余额为零
主要包括:损益结转账户、本年利润账户、未分配利润账户
这些账户的结构遵循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借贷必相等”。当一笔业务发生时,会计分录同时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上,借方总额等于贷方总额。
在借贷记账法的双重记账原则下,账户分为两大类:资产负债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资产负债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结构如下: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累计折旧、应付账款等
负债类账户反映企业欠他人的经济债务,结构如下:
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贷方减少,借方增加: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结构如下: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收入类账户(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费用类账户(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特殊账户
除了上述两大类账户外,还有一些特殊账户,具有独特的结构:
资本类账户: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备抵类账户: 与对应的资产负债类账户对应,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损益结转类账户: 本期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在期末结转到本账户,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账户的结构遵循借贷平衡原则,即账户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始终相等,确保账簿记录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