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利息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间借贷利息的法律规定如下:
合同约定的利率:借款人与贷款人可以约定借款利率,但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无约定利率:如果没有约定利率,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超过法定利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如果约定的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计算方式
利息的计算方式为: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期限
其中:
本金:借款金额
利率:年利率
期限:借款期限(年)
需要注意的是:
民间借贷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并载明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重要内容。
如果借款人逾期还款,贷款人可以要求其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由双方约定,但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涉及高利贷行为的,将受到法律制裁。
2020年法律认可的民间借贷利息
根据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逾期利息不得超过法定利率。
法定利率是多少?
2020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调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LPR为3.85%。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参照一年期LPR,同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为3.85%4=15.4%。
由此可知,2020年法律认可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为:
15.4%1.0=15.4%
逾期利息不得超过:
3.85%1.0=3.85%
注意:
1. 以上利率仅适用于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
2. 法律明确禁止高利贷行为,借贷双方应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3. 借贷时应签订书面借条,并明确约定借贷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内容,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利息上限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此利率的部分无效。即,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率不得高于年利率24%。
对于超出此上限的借贷利息,出借人不能向借款人主张支付超出部分的利息。如果出借人违反规定,收取了超出年利率24%的利息,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超出部分的利息。
如果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息超过了年利率24%,出借人可以主张收回本金,但不能主张收取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高利贷泛滥。借款人应当谨慎借贷,避免落入高利贷陷阱。
同时,出借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收取超过法定上限的利息。否则,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会损害自身的信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LPR根据不同种类和期限的贷款而有所不同,可以在央行网站查询。
当前,一年期LPR为3.65%,按此计算,民间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14.6%。如果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了这个标准,法院将认定为无效,超出的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借贷与高利贷是有区别的。高利贷指年利率超过36%的贷款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借贷利率超过了36%,将构成刑事犯罪。
借款人应谨慎借贷,选择正规渠道借款。如果遇到高利贷,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