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购房是否需要拿购房合同
申请住房贷款时,购房合同是银行审核贷款资格的重要材料之一。以下情况需要提供购房合同:
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此类贷款需要购房者提供已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
公积金贷款:申请公积金贷款也需要提供《房屋买卖合同》。
组合贷款:组合贷款包含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同样需要提供《商品房买卖合同》。
购房合同的作用
购房合同是购房者与开发商就房屋买卖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它主要规定了房屋基本信息、买卖双方信息、成交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重要内容。
不提供购房合同的后果
如果不提供购房合同,银行无法核实房屋基本信息、买卖是否真实有效,因此可能会拒绝发放贷款,或要求借款人提供其他额外的证明材料。
注意事项
购房合同需经过双方签字盖章,并经相关部门备案。
《商品房买卖合同》一般包括《房屋买卖合同书》和《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两部分。
购房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房屋面积、单价、总价、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关键条款。
在申请住房贷款时,购房合同是必备材料之一。借款人应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购房合同,以确保贷款申请顺利通过。
他人持有购房合同能否申请贷款?
通常情况下,只有购房合同的签订者才能向银行申请贷款。他人持有的购房合同,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能作为贷款申请的依据。
原因如下:
贷款资格审查:银行在审批贷款时,需要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收入水平、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没有签订购房合同的他人不具备这些资格。
产权问题:购房合同仅表明购房意向,并不意味着产权已经转移。只有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完成过户手续后,借款人才获得房屋的合法产权,才有资格申请贷款。
特殊情况: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他人持有的购房合同可能可以作为贷款申请的依据:
配偶或子女共同还贷:如果购房者收入不足以申请贷款,其配偶或子女可以作为共同还款人,共同申请贷款。此时,他人持有的购房合同可以作为贷款申请的佐证材料。
代持购房:如果购房者因某种原因无法亲自购买房产,可以委托他人代持购房合同。但此时,购房者依然是贷款的实际申请人,他人只是代为持有一份购房合同。
他人拿购房合同通常不能申请贷款。只有在符合特殊情况时,才有可能作为贷款申请的辅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