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折旧是累计折旧的贷方减借方。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价值。在会计上,折旧通过损益表中的折旧费用来反映,并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科目中累计。
本年折旧是指当期计提的折旧金额,是累计折旧的增加额。而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自使用以来累计计提的折旧金额,是固定资产原值的逐渐减少。
因此,本年折旧是累计折旧的贷方,因为本年折旧的计提增加了累计折旧的余额。而累计折旧是借方,因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少反映为借方。
所以,本年折旧可以表示为:
本年折旧 = 累计折旧(期末) - 累计折旧(年初)
本年折旧是累计折旧的贷方减借方吗?
是的,本年折旧是累计折旧的贷方减借方。
计算方法:
本年折旧 = 期末累计折旧 - 期初累计折旧
原因:
累计折旧是一个账户,用于记录资产的累计折旧额。期末累计折旧代表资产从开始使用到期末的总折旧额。
而本年折旧则是指当期新增的折旧额,即资产在当期内因使用而发生的价值消耗。本年折旧会计处理时,借记折旧费用,贷记累计折旧。因此,期末累计折旧的增加,实际上是由本年折旧贷方记账引起的。
示例:
假设某资产期初累计折旧为 100,000 元,期末累计折旧为 150,000 元。那么,本年折旧为:
本年折旧 = 150,000 元 - 100,000 元 = 50,000 元
因此,在会计记录中,本年折旧的金额将记入折旧费用借方,而累计折旧的金额将记入累计折旧贷方,金额为 50,000 元。
当某项固定资产的本年折旧和累计折旧相等时,通常表明该资产已达到其预估的使用寿命并完全贬值。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将其成本在使用寿命期间均匀分配到各个期间的过程。本年折旧是指某一年内的折旧金额,而累计折旧则是指从资产投入使用以来累积的折旧总额。
当本年折旧和累计折旧相等时,意味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已降至零。换句话说,其价值已经全部折旧,不再具有任何账面价值。
这种情况下,资产不再被视为有经济价值,通常会被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或出售。资产的移除或出售可能会产生收益或损失,这将反映在损益表中。
需要注意的是,本年折旧和累计折旧相等并不一定意味着资产已完全无用。它可能仍具有实际价值或继续产生收入,但其账面价值已为零。因此,企业在评估资产是否应该移除时,除了账面价值之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资产的实际使用和收入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