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2020)



1、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23年2月24日正式施行,对非法贷款罪做出了更为明确、细化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保护。

一、扩大非法贷款认定范围

解释明确,以营利为目的,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向不特定对象提供资金,情节严重的,均构成非法贷款罪。这意味着,不仅针对向个人或企业非法放贷的行为,还将类似于以投资理财、民间借贷等名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纳入打击范围。

二、明确非法贷款数额标准

解释规定,向不特定对象非法发放贷款的数额,单笔或者累计达到30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这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量化标准,有助于精准打击非法贷款活动。

三、规定从重处罚情节

解释列举了多项从重处罚情节,包括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发放贷款,发放高利贷,造成被害人严重经济损失,以及多次实施非法贷款行为等。这些情节的出现将加重犯罪责任,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四、明确罚没标准

解释规定,对构成非法贷款罪的,应当追缴违法所得,并处以罚金。罚金数额为违法所得的1%-20倍。这既是对犯罪行为的经济惩罚,也是对受害人的一种补偿。

新司法解释的施行,为打击非法贷款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和指导,有助于净化金融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2020

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2020)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非法贷款罪的认定标准、量刑幅度等问题作出最新司法解释。

《解释》明确了以下关键要点:

认定标准:非法贷款行为包括以高利转贷、暴力催收、虚假抵押等方式向他人发放贷款,且非法获利数额较大或造成严重后果。

量刑幅度:非法放贷罪的量刑起点为三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获利数额巨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加重处罚。

非法获利:非法获利数额以利息、手续费、罚息等名目取得的非法收入计算。

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主动退赔被害人损失、积极配合调查、提供重要线索等,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解释》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非法贷款罪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打击非法放贷行为,保护金融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借款人应遵守法律规定,谨慎借贷,避免遭遇非法放贷的侵害。

3、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全文

非法贷款罪最新司法解释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意见所称非法放贷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

(一)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者取得合法金融资质,以营利为目的向他人发放贷款;

(二)超范围经营,超出自身经营范围向他人发放贷款;

(三)违反国家规定,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发放贷款;

(四)违法发放无合法用途、无合理还款来源、偿还能力明显不足的贷款;

(五)发放“明股实贷”、“拆借资金”等变相发放贷款;

(六)违反国家规定发放高利贷(年利率36%以上);

(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贷款并逃避归还。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不特定对象,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借款服务,不以特定债务人或特定借款目的为前提。

第三条 本意见所称营利为目的,是指具有主观上以获利为目的的故意。

第二章 定罪量刑标准

第四条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主要包括:

(一)发放贷款数额巨大;

(二)造成被害人重大经济损失;

(三)有非法占有目的;

(四)多次非法发放贷款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第五条 对非法放贷数额较小,情节轻微,未造成较大危害后果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三章 其他

第六条 对非法发放贷款的单位,应当追究单位责任,并处罚金,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条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非法贷款平台的钱可以不还吗

非法贷款平台的钱可以不还吗?

非法贷款平台是非法经营的,其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借款人从非法贷款平台借钱,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

1.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非法贷款平台往往存在诈骗等违法行为。借款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警方破案。

2. 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借款人可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部门投诉举报非法贷款平台,提供平台信息、借款记录等证据。

3. 协商还款

如果借款人有能力还款,可以主动联系非法贷款平台协商还款事宜。但需注意,协商还款可能会面临高额利息等不合理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向非法贷款平台借款,借款人仍有偿还债务的道德义务。如果借款人恶意逃避债务,可能会对自身信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面临法律追究。

法律后果

非法贷款平台的放贷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其催收手段也可能涉嫌违法。借款人可以收集非法贷款平台的违法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非法贷款平台的借贷,借款人应采取谨慎态度,及时寻求帮助。法律法规并不保护非法贷款行为,借款人可以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买车贷款交清之后怎么拿到车本(买车贷款10万分36期还,每月要还多少)


下一篇:贷款个人贷款合法吗(个人贷款夫妻一方征信不好可以贷款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