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不少借款人因逾期还款而被催收人员骚扰,甚至波及亲友。
当借款人逾期后,催收人员往往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追债。一些催收行为却带有侵扰性,甚至违法违规。例如,催收人员会频繁拨打借款人和亲友的电话,发送催收短信,甚至拨打骚扰电话,对借款人的人身安全和隐私造成严重侵犯。
催收人员有时会泄露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致使亲友遭受牵连。比如,催收人员会向亲友透露借款人的欠款金额、还款情况等信息,给亲友造成心理压力,甚至损害其名誉。
这些侵扰性的催收行为不仅影响了借款人的正常生活,也扰乱了亲友的安宁。一些借款人为了摆脱催收人员的骚扰,不得不更换电话号码,甚至搬家。
针对网贷催收乱象,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催收行为进行规范。一些催收公司仍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给借款人和亲友带来困扰。
因此,借款人应理性借贷,避免因逾期还款而遭遇催收人员的骚扰。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催收行为,保护借款人和亲友的合法权益。
网贷爆通讯录被轰炸
网贷借款后不还,平台为追债往往会轰炸借款人的亲友,导致亲友被电话骚扰、名誉受损。面对这种情况,借款人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冷静应对,收集证据
收到亲友反馈被骚扰后,保持冷静,收集亲友来电截图、录音等证据。同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或网贷平台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报案或投诉。
2.向平台申明,协商还款
尽快联系网贷平台,说明借款原因,表明还款意愿。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并保留沟通记录。如果平台继续爆通讯录,可以以侵犯隐私向其追责。
3.告知亲友,解释情况
主动向亲友解释借款原因和还款计划。告知亲友网贷平台爆通讯录的情况,请求理解和支持。同时,提醒亲友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或代为还款。
4.采取法律途径
如果平台爆通讯录的骚扰行為严重影响借款人和亲友的生活,可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侵犯隐私的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网贷爆通讯录的情况,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应:
谨慎选择有信誉的平台
了解贷款条款,评估还款能力
避免过度借贷,量力而行
按时还款,避免产生违约
网贷逾期后,真的会轰炸亲友吗?
网贷逾期后,部分网贷平台会采取催收措施,可能包括拨打借款人联系人的电话催收。根据相关规定,催收应当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不得对借款人的亲友进行骚扰。
合法合规的催收方式
依法催收,不得采用暴力、威胁、辱骂等不当手段。
只能向借款人本人催收,不得向借款人的亲友进行催收。
催收时间不得超过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8点。
催收电话不得超过每天4次,每次通话不得超过5分钟。
违法催收行为
肆意拨打借款人亲友电话,进行轰炸式的催收。
使用辱骂、威胁等语言,恐吓借款人和亲友。
超出合法催收时间段进行催收。
保护自己免受骚扰
如果遇到违法催收行为,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留相关证据,如通话录音、短信截图等。
及时向银监会或其他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必要时,可以向法院起诉网贷平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网贷平台都会采取违规的催收方式。正规的网贷平台通常会尊重借款人的隐私,并采取合法的催收手段。因此,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应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平台,避免遭遇不法催收。
当网贷催收人员过度骚扰并威胁到您的亲友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报警:
如果骚扰行为严重,造成人身安全威胁或违反法律规定,请立即报警。警方可以介入调查并保护受害者。
2. 向网贷平台投诉:
向网贷平台反映骚扰情况,提供相关证据(如通话录音、短信截图等)。要求平台采取措施制止骚扰行为。
3. 联系银保监会: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负责监管金融机构,包括网贷平台。如果网贷平台未能妥善处理投诉,可向银保监会投诉反映。
4. 保留证据:
记录下催收人员的通话、短信、邮件和其他骚扰行为的证据,包括时间、内容和发送号码。这些证据将有助于您维权。
5. 告知亲友不要透露信息:
提醒您的亲友不要向催收人员透露您的个人信息或经济状况。如有违法行为,可追究催收人员的法律责任。
6.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骚扰行为持续或严重,您可考虑寻求法律援助。律师可以帮助您收集证据、向相关机构投诉,并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注意:
保持冷静,不要与催收人员争吵或发生冲突。
理性沟通,向催收人员说明您的还款意愿和困难。
及时还清欠款,避免进一步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