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买房可否一方名义购房?
答案是可以的。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无论登记在一方名义下,还是登记在双方名义下,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 工资、奖金;
2. 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
3. 知识产权的收益;
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因此,夫妻双方购买的房产,即使只登记在一方名义下,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该房产享有平等的共有权。
若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房产的归属。例如,可以通过婚前或婚后协议约定房产归一方单独所有,但这并不影响该房产在法律上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方使用个人财产购买房产,并且双方另有约定,则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购买房产前,夫妻双方应明确房产的归属,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在我国,买房是否只用夫妻一方名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婚前购房
如果婚前由一方出资并签订购房合同,即使婚后取得房产证,该房产也属于一方个人财产。
婚后购房
全款购房:如果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购买房产,一般会登记为夫妻共同财产。但若一方有证据证明个人出资,可要求多分房产。
贷款购房:
贷款人一方名义购房:该房产登记在贷款人一方名义下,属于其个人财产。
夫妻共同贷款购房:房产通常登记在夫妻共同名义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方贷款,另一方首付购房:房产登记在贷款人一方名义下,但另一方可作为共同还款人,享有部分产权。
特别注意: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出资,但婚后使用共同财产还贷,且还款数额较大,该房产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一方通过隐瞒个人债务或其他欺诈手段购买房产,该房产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如夫妻双方对房产归属发生纠纷,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综合来看,买房是否只用夫妻一方名义需要根据购房时机、出资方式和贷款情况而定。建议夫妻双方在购房前协商好产权归属问题,签订书面协议以保障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