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办法
目的
为规范逾期贷款息费减免行为,控制信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发放的所有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等。
减免条件
借款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申请逾期贷款息费减免:
因不可抗力、疾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致使无力偿还贷款;
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重大损失,导致无力偿还贷款;
其他经本行认可的特殊情况。
减免标准
逾期贷款息费减免比例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本行的风险控制政策确定,一般不超过逾期贷款总额的50%。
申请流程
借款人申请逾期贷款息费减免,应向本行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行收到申请后,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
评估原则
评估的主要原则包括:
借款人是否符合减免条件;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
减免后对本行的风险影响。
审批流程
评估完成后,本行将对申请进行审批。审批权限根据贷款金额和风险等级由本行相关部门规定。
监督管理
本行将定期对逾期贷款息费减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减免行为合规、审慎。如有发现违规行为,本行将依法依规处理。
附则
1. 本办法由本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制定。
2.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3. 本行保留对本办法的解释权。
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办法细则
第一条 总则
为规范逾期贷款息费减免工作,维护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减免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逾期贷款息费减免:
1. 确因不可抗力、重大疾病、失业等无法预见、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导致逾期;
2. 逾期时间不超过五年;
3. 借款人具有还款意愿和能力,但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期还款。
第三条 减免范围
减免范围包括:
1. 逾期利息;
2. 逾期罚息;
3. 其他与逾期相关的费用。
第四条 减免比例
减免比例根据借款人逾期原因、逾期时间、还款能力等因素确定,最高不超过已产生逾期利息和罚息的 50%。
第五条 申请程序
1. 借款人提出减免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金融机构受理申请后,进行审核;
3. 审核通过后,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签订减免协议。
第六条 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并接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第七条 附则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办法解读
为进一步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国家出台了《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对于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可申请减免2020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逾期贷款利息、滞纳金、罚息。减免范围包括:
受疫情影响企业及个人
2020年12月末前已办理的贷款
申请减免的条件包括:
借款人属于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或地区
疫情对借款人收入或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2020年12月末前借款人已出现逾期
借款人申请减免前已积极还款或主动与贷款人协商展期、续贷
申请流程如下:
借款人向贷款人提出申请
贷款人审核材料,核实借款人资格
经审核通过后,由贷款人减免息费
该办法旨在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恢复经营和生活。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应及时向贷款人申请减免,以减轻负担,渡过难关。
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办法规定
为规范逾期贷款息费减免管理,保护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经金融机构批准的个人或企业借款人的逾期贷款。
第二条 减免条件
金融机构可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逾期贷款申请息费减免:
1. 借款人因受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导致无法按期偿还贷款;
2. 借款人因经营困难、收入锐减等原因,确无能力偿还贷款利息和罚息;
3. 借款人主动申请并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协商还款计划,且按协议履行还款义务。
第三条 审批程序
借款人申请逾期贷款息费减免时,应向金融机构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审查申请材料,并做出审批决定。
第四条 减免方式和标准
金融机构对符合减免条件的逾期贷款,可采取以下减免方式:
1. 减免部分或全部逾期利息;
2. 减免部分或全部逾期罚息;
3. 调整逾期罚息利率。
减免标准由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减免条件综合确定。
第五条 执行要求
金融机构在对逾期贷款实施息费减免后,应及时更新借款人信用记录,并将其纳入内部管理系统。
第六条 法律责任
金融机构应依法执行本办法,不得滥用减免权限。借款人如有虚假申报或违反还款协议行为,金融机构有权收回已减免的息费并追究法律责任。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