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目录电动三轮车不给上牌
随着电动三轮车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交通管理部门对电动三轮车的监管也日益严格。工信部发布《电动三轮车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的电动三轮车不得销售、上牌。
该规定一出,市场上部分电动三轮车产品面临淘汰,给经销商和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不少未列入目录的电动三轮车经销商表示,他们已经销售了大量的未目录车,现在国家不让上牌,这让他们损失惨重。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未目录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未目录车上牌的手续不明确,加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质量纠纷。
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制定电动三轮车管理规定,是规范电动三轮车市场、保障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未目录电动三轮车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不具备上牌条件。
目前,工信部已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对电动三轮车市场的监管,对未目录电动三轮车加强查处,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电动三轮车是否需要上牌照取决于其最高设计时速和整备质量。
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无需上牌照的电动三轮车需满足以下条件:
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15km/h
整备质量不超过55kg
安装有脚踏助力装置
符合以上条件的电动三轮车属于非机动车范畴,不需要上牌照、购买保险和考取驾照。
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地方性规定,规定低速电动三轮车无须上牌照。具体标准和执行情况因地而异,需要咨询当地交通管理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不符合以上条件的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必须上牌照、购买保险和考取相应驾照,否则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