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负债逾期的情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3年6月,全国逾期贷款总额已达4.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逾期金额为1.5万亿元,占逾期贷款总额的32.4%。
从逾期人数来看,截止到2023年6月,全国有超过2000万人存在逾期债务,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3%。其中,逾期30天至90天的人数最多,达到1000万人以上,逾期90天以上的人数也接近50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逾期情况也有所不同。在20-29岁的年轻人中,逾期人数最多,达到700万人以上,占逾期总人数的35%左右。其次是30-39岁的群体,逾期人数接近500万人。
负债逾期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专家认为,这反映出居民消费信贷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大,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而一些机构则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过度放贷和催收暴力等行为。
2020年全国负债率逾期率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截至2020年末,全国居民负债率为56.3%,较2019年末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约为1089亿元,逾期率为1.68%;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总额约为2.47万亿元,逾期率为2.1%。
相较于2019年末,全国居民负债率、信用卡逾期率和贷款逾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与以下因素有关: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导致居民收入下降,负债增加。
消费需求释放:疫情后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居民信用卡使用量增大。
房贷利率下调:央行实施降息政策,降低房贷利率,刺激居民购房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居民负债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逾期率有所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居民整体信贷风险可控。仍需密切关注后续经济形势,防范居民负债过快增长和信贷风险积累。
2021年,负债逾期现象在我国依旧严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个人逾期贷款余额高达14.3万亿元,占个人贷款余额的1.2%,逾期人数接近4600万人。
其中,信用卡逾期率最高,达到5.8%,逾期人数约为2500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信用卡消费便捷,门槛较低,容易导致过度消费和债务累积。
房贷逾期率次之,达到1.2%,逾期人数约为1100万人。这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失业率攀升有关,许多人失去了还款能力。
其他贷款,例如小额贷款和汽车贷款,逾期率也在上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小额贷款门槛越来越低,许多人盲目借款,导致难以偿还。
负债逾期对个人和经济发展都有负面影响。它会损害个人信用记录,影响今后的贷款申请和就业机会。逾期贷款会增加不良资产,拖累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为应对负债逾期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素养、完善债务调解机制等。同时,也鼓励金融机构对逾期债务进行重组和延期,帮助借款人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