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支付抚养费可要求执行利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按日加收3%的迟延履行金。
因此,被执行人延期支付抚养费的,抚养义务人可以要求执行利息。执行利息的计算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至实际履行完毕之日止,按日计算。执行利息的利率为国家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即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
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利息并非罚金,而是为了弥补抚养义务人因延期支付抚养费而遭受的损失。执行利息的目的是促使被执行人及时履行抚养义务,保障抚养义务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被执行人仍然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抚养义务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措施,如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甚至拘留被执行人等。
抚养费延期支付约定违约金的法律分析
抚养费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依法应当及时、足额支付。我国法律规定,抚养费可以约定违约金。
根据《民法典》第580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因此,父母在抚养费支付协议中约定延期支付违约金是合法的。
违约金的约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显失公平。延迟支付抚养费的违约金金额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例如延期支付的时间、金额、父母的经济能力等因素。
约定违约金的目的在于促使父母及时、足额支付抚养费。如果父母因不可抗力或非过错的原因导致延期支付,法院在判决时可以酌情减免违约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抚养费的支付是父母的法定义务,违约金只是辅助措施。如果父母长期拖欠抚养费,子女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要求父母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支付抚养费、违约金以及利息等。
综上,抚养费延期支付可以约定违约金,但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约定违约金的目的在于促使父母及时、足额支付抚养费,但不能以此替代父母的抚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