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确定原则
备抵科目是用于减少相关资产价值的会计科目,其借贷方向的确定取决于该备抵科目与资产的关系。
备抵应收账款
备抵应收账款用于减少应收账款净值的可能损失金额。其余额为借方,表示应收账款价值的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应收账款的损失可能会增加,导致备抵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借方)。
备抵存货
备抵存货用于减少存货净值的可能损失或过时金额。其余额为借方,表示存货价值的降低。当存货价值下降时,备抵存货余额增加(借方)。
备抵固定资产
备抵固定资产用于减少固定资产净值的累积折旧或摊销金额。其余额为贷方,表示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固定资产的价值会因折旧或摊销而减少,导致备抵固定资产余额增加(贷方)。
备兑准备金
备兑准备金用于应对未来已知的责任或费用。其余额为贷方,表示准备金的增加。当潜在责任或费用增加时,备兑准备金余额增加(贷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备抵科目借贷方向确定的一般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进行判断。
损益类科目借贷方向口诀
收入借方,费用贷方,
增减益入,亏损支出。
采购成本借方,销货收入贷方,
其他收入借方,其他支出贷方。
交际费、差旅费等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利息收入借方,利息支出贷方,
投资收益借方,投资损失贷方。
汇兑收益借方,汇兑损失贷方,
坏账损失贷方,坏账准备借方。
存货跌价准备借方,存货跌价损失贷方,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贷方。
以上口诀,牢记于心,
损益类科目,方向不混。
各类科目借贷方向及余额
资产类科目
借方:增加余额,代表资产入账或增加。
贷方:减少余额,代表资产消耗或减少。
余额: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拥有的资产。
负债类科目
借方:减少余额,代表负债偿还。
贷方:增加余额,代表负债发生或增加。
余额:为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对外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借方:减少余额,代表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
贷方:增加余额,代表企业利润增加或盈余。
余额:为贷方余额,表示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收益类科目
借方:增加余额,代表收益获得。
贷方:减少余额,代表收益结转成本。
余额:为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当期的收益。
费用类科目
借方:减少余额,代表费用结转产品。
贷方:增加余额,代表费用发生。
余额: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当期的费用。
损益类科目
借方:减少余额,代表净亏损。
贷方:增加余额,代表净利润。
余额:为净利润时贷方余额,为净亏损时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当期的损益结果。
注意:不同类型的账户,其借贷方向不同,余额的正负号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