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近日,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发布通告,要求各银行对自2021年3月以来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进行自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风险隐患。
通告指出,近年来,上海市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长较快,但部分资金被违规用于购买房产,助长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金融风险隐患。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将对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进行全面排查。
各银行需在6月底前上报自查情况,并制定整改计划。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将采取相关处罚措施,并纳入金融征信系统,影响借款人的后续贷款申请。
监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个人经营性贷款的监管,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
上海持续严抓经营贷用于购房,两家支行因违规被罚,共计100万元。
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杨浦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浦东新区支行分别开出罚单,原因均为这两家支行在经营贷业务中存在违规行为,将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房。
具体来看,杨浦支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授信审批程序执行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审慎等问题,导致经营贷资金被挪用至房地产领域。浦东新区支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对借款人资质审核把关不严、贷后管理不审慎等违规行为,导致经营贷资金被违规用于购房。
上海银保监局严肃指出,这两家支行的违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损害了金融秩序,助长了房地产市场乱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经营贷管理办法》等规定,两家支行被分别处以100万元罚款。同时,要求这两家支行立即整改,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严禁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上海银保监局强调,将持续加大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多家银行近期对经营贷开展自查,发现有部分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
据悉,银行自查发现,一些借款人以经营为名义申请经营贷,但实际资金却用于购房。这些借款人往往通过虚构经营流水、伪造经营合同等方式骗取贷款。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已要求银行加强经营贷用途审查,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对于违规使用经营贷的借款人,银行将采取收回贷款、上报征信等措施。
专家提醒,经营贷本质上是用于企业经营的贷款,不能用于购房等个人消费。如果借款人违规使用经营贷,不仅会面临银行的处罚,还会损害自身信用记录。
相关部门呼吁,借款人应诚信守法,合理使用贷款资金。银行也应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贷后检查,防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上海针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展开严查。违规行为包括以虚假资料骗取贷款,将贷款资金用于购房、炒房等非经营用途。
监管部门强调,将采取有力措施打击违规行为,包括加强贷前审核、贷后检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置。对涉嫌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严查,上海旨在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部门提醒,使用经营贷炒房存在较大风险。一方面,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处,贷款将面临被收回、罚息等处罚。另一方面,以较低利率获取的经营贷炒房,可能导致财务杠杆过高,增加资金压力。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选择贷款产品时应理性决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贷款类型。切勿轻信不法中介的虚假宣传,以免陷入违规使用经营贷的陷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