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报警,警察说“不用还”?
近来,网贷平台催收暴力事件频发,受害者报案后,却得到了令人错愕的回应:“不用还”。
据媒体报道,一些受害者在报了警后,收到了派出所或者警务平台的回复,称其所欠网贷属于民事纠纷,不予立案或受理。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不予支持。
这一规定看似保护借款人利益,但实际上却为网贷违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网贷平台通常通过虚假宣传、暴力催收等手段,诱导借款人借贷,并收取高额利息。当借款人无法偿还时,网贷平台就会以暴力催收的手段逼迫借款人还款。
警方对于网贷报警的冷漠态度,让受害者们陷入绝境。他们不仅要遭受网贷平台的骚扰和恐吓,而且还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用还”的说法可能会助长网贷平台的违规行为,让更多人陷入网贷陷阱。
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完善监管制度,严厉打击网贷平台的违规行为。同时,应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确保他们在遭受网贷暴力催收时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网贷乱象,维护社会稳定。
网贷报警后是否还需要还钱,是一个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问题。
是否合法借款
需要判断网贷是否合法。如果网贷平台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存在高利贷等违法行为,则借款人无需偿还。报警后,警方会介入调查并追究违法责任。
报警原因
报警的原因也很重要。如果借款人遭遇诈骗或暴力催收,则报警是必要的自保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无需偿还,可以向警方提供相关证据。
借款合同
如果网贷合同合法有效,借款人报警后仍然需要偿还欠款。即便报警后网贷平台被取缔或警方介入调查,借款合同仍然是生效的。
协商还款
如果借款人确有困难无法偿还,可以主动联系网贷平台协商还款计划。平台可能会提供一定的延期还款或减免利息的优惠政策。
追诉时效
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追诉时效为三年。如果网贷平台在追诉时效内未向法院起诉,则借款人可以拒绝偿还。
特殊情况
在极少数情况下,借款人可能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偿还网贷。例如,借款人因意外事故或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可以向法院申请免除债务。
网贷报警后是否还需要还钱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借款合法且报警原因正当,借款人无需偿还。但在合法借贷且报警原因无关的情况下,借款人仍然需要履行还款义务。若有困难,可积极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