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征信函 号
尊敬的客户:
我们已收到您于 2023 年 3 月 2 日提交的个人信用报告请求。您的报告编号为 。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您有权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每年 2 次。此后每次查询报告需收取一定费用。
您的个人信用报告包含以下信息:
个人身份信息
信贷历史记录
公共记录(如法院判决、破产记录)
当前信贷状况
请注意,此报告仅供查询,不作为信贷审批或其他商业决策的依据。
如果您对我行的征信业务有任何疑问,欢迎致电我行客服热线或访问我行官方网站。
感谢您使用我行的征信服务。
此致,
中国 [银行名称]
征信管理部
征信权益保障指导意见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征信权益保障,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征信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发布了《征信权益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20] 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明确,征信机构应当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保护征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不得泄露、篡改或非法使用征信信息。征信主体有权查询和更正自己的征信报告。
征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征信异议处理机制,对征信主体提出的异议,应当及时、公正地进行核查和处理。征信主体对征信机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诉。
《指导意见》强调,征信机构应当与金融机构等信息提供者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更新和补充征信信息。金融机构应当准确、及时地向征信机构提供征信信息,不得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同时,《指导意见》要求征信机构在开展征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歧视任何征信主体。征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征信业务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于规范征信行业的发展,保护征信主体的合法权益,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征信102号文件和130号文件是两份对个人征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监管文件。
102号文件
征信102号文件,全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征信业务管理的通知》,发布于2013年10月。该文件对个人征信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规范、信息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102号文件要求征信机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收集、使用、提供个人征信信息,明确了征信查询、异议处理、投诉举报等程序,并加强了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130号文件
征信130号文件,全称《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征信业务的通知》,发布于2021年12月。该文件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在开展征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管的要求。
130号文件强调金融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征信业务,不得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使用、提供个人征信信息。同时,文件还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征信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征信数据的安全保护。
这两份文件共同构成了中国个人征信行业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征信业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银征信中心(2013)97号文》解读
《银征信中心(2013)97号文》(以下简称97号文)是银征信中心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对个人征信报告的查询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规定。
征信查询受限
97号文规定,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授信前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必须征得借款人本人明确授权,不得擅自查询。商业银行只能查询借款人本人在该银行的信用报告,不可跨行查询。小额贷款公司仅可在授信前查询借款人本人在银征信中心的信用报告。
报告仅供内部使用
金融机构查询的个人信用报告仅用于内部决策,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也不得留存信贷申请人之外的个人信息。金融机构不得将个人信用报告用于营销等商业目的。
征信报告更正
个人如果发现信用报告存在错误或遗漏,可以向银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银征信中心将及时调查核实,并在合理期限内更正或补充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
信息安全保障
97号文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的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个人征信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金融机构不得泄露、盗用或非法出售个人征信信息。
97号文的意义
97号文的发布旨在保护个人征信信息安全,规范金融机构的征信查询行为,促进征信行业健康发展。该文件通过限制征信查询次数、严禁跨行查询和商业用途,有效保障了个人征信信息的隐私和安全。同时,通过建立异议处理机制,也赋予了个人维护自身征信权益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