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类会计科目的借贷
损益类会计科目记录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其借贷方向根据科目性质而定:
收入类科目
借:贷项
贷:借项
例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借记科目表示企业获得收入,贷记科目表示企业收到收入款项。
费用类科目
借:借项
贷:贷项
例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借记科目表示企业发生支出,贷记科目表示企业支付支出款项。
损益类科目
借:亏损
贷:收益
例如: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等。借记科目表示企业发生亏损,贷记科目表示企业获得收益。
特殊情况
期末结账时
收入类和费用类科目的借贷方向会发生变化,以结转当期损益。收入类科目贷记转损益,费用类科目借记转损益。
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的借贷方向与费用类科目相反。比如预提费用借记贷项,表示企业预先计提支出,贷记借项。
损益类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遵循收入借贷、费用借贷、损益借贷的原则。期末结账以及预提费用等特殊情况除外。正确掌握借贷方向,有利于会计人员准确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科目借贷方的表示
在复式记账法中,每个科目都具有借方和贷方的概念,反映账户余额的变动情况。借贷方表示账户余额增减的方向,具体规则如下:
资产类科目
借方:增加
贷方:减少
负债类科目
借方:减少
贷方:增加
权益类科目
借方:减少
贷方:增加
收入类科目
借方:减少
贷方:增加
费用类科目
借方:增加
贷方:减少
示例
现金借方表示现金增加,贷方表示现金减少。
应付账款借方表示应付账款减少,贷方表示应付账款增加。
股本借方表示股本减少,贷方表示股本增加。
销售收入借方表示销售收入减少,贷方表示销售收入增加。
管理费用借方表示管理费用增加,贷方表示管理费用减少。
特殊情况
对于损益类科目,借贷方表示的含义与资产、负债等科目相反:
收入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收到收入),贷方表示增加(应收收入)。
费用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发生费用),贷方表示减少(应付费用)。
科目的借贷方表示账户余额增减的方向:资产、费用借方增加;负债、权益、收入借方减少。损益类科目的借贷方表示与资产等科目相反。正确掌握借贷方表示规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负债类科目借贷记账规则:
1.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负债发生增加时,借方记账,贷方记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等相关科目上。负债发生减少时,借方记在相关科目上,贷方登记。
2. 期末余额为贷方余额:
负债类科目期末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表明企业还有应付的款项或费用。
具体记账方法:
借方:
发生新的负债(如采购货物、接受服务等)
其他负债增加(如计提福利费、计提利息等)
偿还负债部分金额(先借后贷)
贷方:
偿还负债(借后贷)
负债减少(如收到贷方通知已减免部分负债)
记录负债增加(借方同时记录在相关科目上)
示例:
采购货物10,000元,记账:借:应付账款 10,000;贷:库存商品 10,000
计提福利费5,000元,记账:借:福利费 5,000;贷:应付福利费 5,000
偿还应付账款5,000元,记账:借:应付账款 5,000;贷:现金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