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跨省放贷:陷阱与风险
近年来,网贷行业蓬勃发展,但随着网贷平台的扩张,跨省放贷乱象也日益严重。
网贷平台跨省放贷主要通过互联网媒介,不设实体门店,面向全国提供放贷服务。这给借款人带来便利,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陷阱和风险。
跨省放贷监管难度大。由于缺乏属地监管,网贷平台很容易逃避监管,滋生违法违规行为。部分平台通过虚假宣传、欺诈手段吸引借款人,导致借款人陷入高利贷陷阱。
跨省征信信息共享不畅。网贷平台获取借款人的征信信息有限,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贷风险。这导致一些借款人出现多头借贷,债务累积,最终无力偿还。
跨省放贷的司法追索难度高。借款人与网贷平台不在同一地区,一旦发生纠纷,司法程序复杂且耗时。这给借款人维权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为了防范网贷跨省放贷的风险,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借款人也应提高风险意识,谨慎借款,避免陷入网贷陷阱。
网贷跨省放贷不合法:试用《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贷暂行办法》规定,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活动不得跨省开展。但实践中,部分网贷平台为扩大业务范围、逃避监管,通过设立多家关联公司、使用虚假经营地址等方式进行跨省放贷。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明确规定,借款人住所地为合同成立地。借款合同未明确借款人住所地的,适用出借人住所地。简而言之,借款合同原则上应在借款人住所地签订。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三条规定,借款合同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根据相关规定,网贷跨省放贷属于违法行为,由此形成的借款合同无效。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跨省放贷的网贷平台无权向借款人主张债权。同时,借款人亦无义务向网贷平台偿还借款。
因此,网贷跨省放贷属于违法行为,可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认定无效合同,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借款人遇到跨省放贷的网贷平台,可拒绝偿还借款,并保留证据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