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理房屋贷款的过程中,中介机构负有告知贷款人重要借款信息的义务。有些中介机构为了促成交易,隐瞒或遗漏关键信息,导致贷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贷款合同,造成后续的损失和困扰。
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他在购买一套二手房时,中介机构没有告知其贷款年限和月供金额。王先生以为贷款年限是25年,月供约为5000元左右,便签署了贷款合同。在办理完贷款手续后,王先生才发现,贷款年限被延长到了30年,月供也高达7000元左右。王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中介机构误导了。
中介机构未告知贷款年限和月供的现象并不罕见。一些中介机构为了促成交易,故意隐瞒或遗漏关键信息,让贷款人以为贷款条件有利,从而签署贷款合同。更有甚者,有些中介机构还会伪造贷款合同,使贷款人蒙受更大的损失。
贷款年限和月供金额是贷款人重要的决策依据。中介机构未告知贷款人真实信息,损害了贷款人的合法权益。贷款人应在办理贷款前仔细核对贷款合同,了解清楚贷款年限、月供金额等重要信息。如果发现中介机构存在隐瞒或遗漏关键信息的情况,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和中介签的贷款合同没有放款有效吗
当消费者与中介签订贷款合同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合同的效力。如果没有实际放款,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呢?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成立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合法
形式要件合法
贷款合同属于借贷合同的范畴,其内容包括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放款条件,且双方当事人均已签字确认,则该合同在法律上属于有效合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贷款合同的生效并不等同于放款。放款是合同履行的一部分,其是否发生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即使中介没有实际放款,贷款合同仍然有效,双方当事人均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中介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没有放款,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催告中介履行合同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主动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则中介有权要求借款人承担违约责任。
与中介签订的贷款合同,即使没有实际放款,仍然是有效合同。借款人应及时催告中介履行合同,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找中介办理贷款,不成功怎么收费?
当您通过中介机构申请贷款时,通常会涉及到一定的费用。其中,对于是否需要向中介支付费用,以及费用标准如何,需要明确了解。
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会根据贷款金额的不同,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包括服务费、咨询费、资料费等。
对于贷款是否成功,不同的中介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无成功无费用:一些中介机构采用“无成功无费用”的模式,即只有当贷款成功发放时,中介才收取费用。这种情况下,如果贷款未能成功,中介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部分成功部分收费:部分中介机构会收取部分费用,即使贷款没有完全成功。例如,如果中介协助您获得了贷款预批,但最终贷款未能发放,中介可能会收取部分服务费。
固定费用:无论贷款是否成功,中介都会收取固定的费用。这种情况下,您需要提前明确费用标准,并了解如果贷款失败,费用是否可退还。
因此,在选择中介机构时,您需要仔细了解其收费标准和模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