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有房贷和没房贷的区别
退税是否与有无房贷有关,取决于所适用的退税类型以及个人的经济状况。
个人所得税退税:
对于个人所得税退税,有房贷与无房贷没有直接影响。纳税人退税的金额取决于其应退税款(退税前应缴纳的税款减去已缴纳的税款)与房贷利息或其他扣除额无关。
房屋抵押贷款利息扣除:
有房贷的纳税人可以扣除其支付的房贷利息,最高可达 750,000 美元(对于 2023 年及之后的文件)。此扣除可降低应税收入,从而导致更高的退税。
抵押贷款保险(PMI)扣除:
有 PMI(私人抵押贷款保险)的纳税人也可以扣除 PMI,最高可达 100 万美元的抵押贷款余额(对于 2023 年及之后的文件)。此扣除也可以降低应税收入并增加退税。
标准扣除额:
对于没有逐项扣除(如房贷利息或 PMI)的纳税人,他们可以申请标准扣除额。2023 年,标准扣除额为单身纳税人为 13,850 美元,已婚分居纳税人为 27,700 美元。标准扣除额与房贷无关。
总体而言,有房贷的纳税人由于房贷利息和其他扣除额,通常可以获得比没有房贷的纳税人更高的退税。但是,退税的具体金额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收入、扣除额和其他税收抵免。
退税有房贷和没房贷的区别
在计算退税金额时,房贷抵扣会影响个人免征所得额(列举扣除),进而影响退税金额。
有房贷
对于有房贷的纳税人,房贷利息可作为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优先扣除。这意味着,扣除房贷利息后,应纳税所得额会降低,从而对应缴纳的所得税减少。
没房贷
对于没有房贷的纳税人,其应纳税所得额不会因为房贷利息扣除而减少。因此,相对于有房贷的纳税人,其应缴纳的所得税会更高,相应的退税金额也会更少。
具体计算方法
以年收入为10万元的纳税人为例:
有房贷:假设房贷利息为1万元,个人免征所得额为50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1万-5000=4万。对应税率为10%,应缴纳所得税为4000元。
没房贷:个人免征所得额为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5000=9万5千。对应税率为15%,应缴纳所得税为1万4250元。
可见,有房贷的纳税人应缴纳的所得税更少,相应的退税金额也就更多。
2020年退税政策中明确指出,房贷利息不再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意味着从2020年起,购房者无法再享受房贷利息退税优惠。
这一政策改变的原因在于,房贷利息退税优惠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高收入家庭利用政策漏洞,通过购买多套房产来享受高额退税的情况,导致政策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取消房贷利息退税优惠后,购房者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减轻房贷负担,例如:
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商业贷款利率,可以降低利息支出。
选择低首付贷款:首付比例越低,贷款金额越高,利息支出也越高。因此,购房者可以通过选择低首付贷款来降低利息负担。
缩短贷款期限:贷款期限越长,利息支出越高。因此,购房者可以通过缩短贷款期限来降低利息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式只是减轻房贷负担的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房贷利息退税优惠。因此,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购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