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让,贷款一并转让吗?
公司转让时,贷款是否一并转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通常会签订贷款合同,其中约定借款人转让公司或股权,必须经过贷款人的书面同意。
一、贷款人同意的情况
如果贷款人同意贷款一并转让,则需要签订贷款转让协议,对转让贷款的金额、利息、还款期限等进行约定。同时,转让公司需向贷款人提供相关材料,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二、贷款人不同意的情况
如果贷款人不同意贷款一并转让,则借款人需要与贷款人协商解决办法。通常有两种选择:
1. 原借款人继续承担贷款责任:转让公司后,原借款人仍是贷款的债务人,负责贷款的偿还。
2. 转让公司承担贷款责任:转让公司同意承担贷款债务,原借款人不再承担责任。此时,转让公司需向贷款人提供担保,如抵押或质押。
三、特殊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贷款,如抵押贷款或质押贷款,贷款通常会与抵押物或质物绑定。因此,在公司转让时,抵押物或质物也需要一并转让。
四、建议
在公司转让之前,借款人应及时与贷款人沟通,明确贷款转让的可能性。如果可能,应争取贷款人的书面同意,以避免后续出现纠纷。同时,转让公司也要做好相应准备,提供贷款人所需的资料并保障贷款的偿还能力。
公司转让后贷款还和原股东有关系吗?
公司转让后,贷款是否与原股东相关取决于贷款合同的具体约定和转让形式。
1. 股权转让
如果公司转让为股权转让,即原股东将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则一般情况下原股东不再承担公司的债务,贷款也与原股东无关。新股东作为公司的新法人代表,承担公司的债务和责任。
2. 资产转让
如果公司转让为资产转让,即原股东将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转让给新公司,则贷款的归属需要根据贷款合同的约定来确定:
如果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与公司资产相关,则贷款应跟随公司资产转让给新公司,由新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如果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与原股东个人相关,则贷款仍由原股东承担还款责任,与公司转让无关。
3. 合同约定优先
无论采取何种转让形式,贷款合同中的约定优先于法律规定。如果贷款合同中明确规定转让后贷款由原股东承担,那么即使是股权转让,原股东也需要继续承担贷款还款责任。
4. 穿透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新公司实质上是由原股东控制,则可能适用穿透原则。根据穿透原则,法院可以无视公司形式,将公司的债务追究至原股东。
因此,公司转让后贷款是否与原股东有关系,需要具体分析贷款合同和转让方式,如果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公司转让款是公司债务还是个人债务
当公司转让发生时,转让款的性质是一个法律问题。以下探讨了其可能被视为公司债务还是个人债务的情况:
公司债务
转让协议明确规定转让款为公司债务:如果转让协议明确指出转让款应支付给公司,则其将被视为公司债务。
转让款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如果转让款被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则暗示转让款属于公司债务。
转让涉及实质性的公司资产:当转让涉及实质性的公司资产时,转让款可能被视为公司债务,即使转让协议没有明确说明。
个人债务
转让协议明确规定转让款为个人债务:如果转让协议明确指出转让款应支付给公司股东或其他个人,则其将被视为个人债务。
转让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如果转让款被用于偿还公司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则暗示转让款属于个人债务。
转让仅涉及非实质性资产:当转让仅涉及非实质性资产时,转让款可能被视为个人债务,即使转让协议没有明确说明。
法院在确定转让款性质时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转让协议的措辞、转让款的使用以及交易的背景。最终,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重要的是,企业主在进行公司转让时应咨询律师,以确保转让款的性质得到明确定义,避免在未来产生不必要的债务纠纷。
公司转让后,原来贷款是否需要还需取决于转让合同的约定以及债权人的追索权。
如果转让合同约定了受让人承担原公司贷款,则受让人需要偿还贷款。如果转让合同没有相关约定,则原则上由原公司偿还贷款,但债权人可以向受让人追索。
债权人追索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原公司转让资产后丧失清偿债务的能力。
受让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原公司转让资产的目的和结果是逃避债务。
受让人的受让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债权人满足上述条件,则可以向受让人行使追索权,要求受让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如果转让合同中约定受让人承担全部债务,则受让人需要偿还贷款。如果转让合同中约定受让人承担部分债务,则受让人仅需要偿还部分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向受让人行使追索权需要在转让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债权人未能在一年内提出追索,则丧失追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