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归本是银行对个人贷款业务中,将到期的贷款利息重新计入贷款本金的一种操作。通常情况下,利息归本 применяется в следующих случаях:
1. 贷款人逾期还款:当贷款人未能按时支付贷款利息时,银行可能会将其计入贷款本金,以增加贷款人的还款压力。
2. 贷款人申请展期:当贷款人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期还款时,可以向银行申请展期。银行在批准展期后,可能会将未清偿利息计入贷款本金。
3. 特殊政策:银行有时会推出特殊政策,允许贷款人将到期的利息归入贷款本金中。这通常是为了帮助那些遇到财务困难的贷款人减轻还款负担。
利息归本的凭证通常是银行出具的「利息归本通知书」或「贷款还款计划调整通知书」。该凭证会详细说明利息归本的金额、日期以及新的贷款余额。
需要指出的是,利息归本并不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银行通常不会主动这样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考虑进行利息归本。利息归本可能会导致贷款人的还款期限延长或月供增加,因此贷款人应慎重考虑。
利息归本和利息结算是两种不同的贷款还款方式,在贷款合同中很常见。
利息归本
利息归本,又称等额本息,是指借款人按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每月还款额相同。贷款初期,利息较多,本金较少。随着贷款期限的推移,本金逐渐增加,利息逐渐减少。这种还款方式能够让借款人更早偿还本金,利息总额也较低。
利息结算
利息结算,又称一次性付息,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支付所有的利息,而本金则按月分期偿还。这种还款方式前期还款金额较少,可减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利息总额较高,适合经济实力较强或存在大量闲置资金的借款人。
两者的区别
1. 还款方式:
利息归本:每月还款本金和利息,每月还款额相同。
利息结算:每月只还本金,贷款到期时一次性支付利息。
2. 利息总额:
利息归本:利息总额较低。
利息结算:利息总额较高。
3. 还款压力:
利息归本:前期还款压力较大,后期逐渐减轻。
利息结算:前期还款压力较小,贷款到期时需一次性支付大笔利息,可能造成较大还款压力。
4. 适合人群:
利息归本:适合收入稳定、经济实力较强,希望早日还清本金的借款人。
利息结算:适合经济实力较强,对利息支出的承受能力较强,或存在大量闲置资金的借款人。
利息归本凭证类别
利息归本凭证属于负债凭证类别。
负债凭证是指记录企业欠应付的款项或义务的凭证,主要包括: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如应付利息、应付税费)
利息归本是指企业将应计的利息计入债务本金,从而增加负债总额的情况。利息归本通常用于处理复利债务,即利息计算在债务本金基础上。
利息归本凭证是记录利息归本交易的原始凭证。其具体内容包括:
归本日期
归本债务名称
归本金额
归本利息金额
相关账目和金额
利息归本凭证可用以下会计分录进行登记:
借:负债(如应付票据)
贷:利息收入(资产)
利息归本处理可以增加负债总额,但不会影响企业的净资产。这是因为利息收入(资产)的增加抵消了负债的增加。
利息归本是一种会计凭证的类型,又称利息转本。它用于记录已赚取但尚未收到的利息,将其从应收利息账户转移到本金账户。
当企业向其他实体提供贷款或投资时,企业将根据贷款或投资金额按固定利率收取利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累积,记录在应收利息账户中。
当利息到期时,企业通常会开具发票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收到利息后,企业会通过借记应收利息账户和贷记现金账户来记录交易。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为了简化会计流程或税务目的,可能会选择不收取利息,而是将利息直接转入本金账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制作一份利息归本凭证,记录该交易。
利息归本凭证借记应收利息账户,贷记本金账户。这使得利息收入直接计入本金,从而增加贷款或投资的总金额。
制作利息归本凭证通常有以下原因:
简化会计流程,减少收取利息的发票和收款的需要。
出于税务目的,一些国家/地区允许企业将未收到的利息资本化,这可以推迟纳税。
需要注意的是,利息归本并不代表企业已收到利息收入,而是将未收到的利息记入本金账户。因此,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考虑利息归本的影响,以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