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约定利息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682条规定,当事人通过约定可以决定是否支付利息,并明确约定利息的利率、计算方法、支付期限等内容。
约定利息的利率
约定利息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的部分无效。
约定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的计算方法可以是按月、按季、按年等。具体方法由当事人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按照年利率计算。
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
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由当事人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借款人应当在还款时一并支付利息。
约定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约定利息无效:
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的;
借款人未成年人的;
利息约定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的;
约定利息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
法律后果
如果约定利息无效,则视为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在还款时无需支付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约定利息仅适用于民事借贷关系。如果是金融借款,则适用《中国人民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约定利息的借款合同
甲方: 出借人(姓名/单位名称)
乙方: 借款人(姓名/单位名称)
一、借款金额
乙方向甲方借款人民币(大写)元整,计(小写)元,借款期限为(大写)个月。
二、利息
借款利率为年利率(大写)%,利息计算方式为:
按月计收
利息按日计算,按月支付
其他方式(具体说明)
三、还款方式
乙方应按照以下方式偿还借款本息:
一次性还清
分期偿还(具体还款计划)
其他方式(具体说明)
四、担保
(如有担保,填写担保人的姓名/单位名称、担保方式和担保范围)
五、违约责任
乙方未按期偿还借款本息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利率为年利率(大写)%。
六、其他约定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其他约定事项(如有,填写具体内容)
甲方: (签字/盖章)
乙方: (签字/盖章)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