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益的借贷方向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因外币资产或负债兑换成本价币时产生的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其借贷方向因业务类型不同而异:
应收外币账款
汇率上升时:损益借方,负债贷方(增加负债)
原因:外币价值提升,应收款项的本币价值增加,导致应收外币账款账面价值增加。
汇率下降时:损益贷方,负债借方(减少负债)
原因:外币价值贬值,应收款项的本币价值减少,导致应收外币账款账面价值减少。
应付外币账款
汇率上升时:损益贷方,负债借方(增加负债)
原因:外币价值贬值,应付款项的本币价值增加,导致应付外币账款账面价值增加。
汇率下降时:损益借方,负债贷方(减少负债)
原因:外币价值提升,应付款项的本币价值减少,导致应付外币账款账面价值减少。
汇兑损益借贷方向的判断规则是:
汇率上升时,收账(负债)借方,付款(资产)贷方;
汇率下降时,收账(负债)贷方,付款(资产)借方。
汇兑损益的借贷方表示着当外币兑换为本币时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
借方(增加):
外币贬值(相对于本币)
应付外币债务增加
应收外币债权减少
贷方(减少):
外币升值(相对于本币)
应收外币债权增加
应付外币债务减少
例:
假设公司以 100 美元从美国进口货物,汇率为 1 美元兑 6.5 元人民币。当货物到达时,美元贬值为 1 美元兑 6.2 元人民币。
此时,公司需要兑换 100 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后变为 620 元。由于美元贬值,公司比最初预计多收到了 10 元人民币。
因此,这一笔交易会产生 10 元人民币的汇兑收益,记录在会计分录中的借方(外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