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收入交增值税:应税货物还是劳务
关于利息收入是否属于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一直存在争议。
观点一:应税货物
支持者认为,利息是资本增值的一种形式,资本增值是增值税征收范围内的应税货物。因此,利息收入也应缴纳增值税。
观点二:应税劳务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利息收入是借贷双方的金融服务,应归类为应税劳务。金融服务不属于增值税法中的应税货物。
税务局认定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在2018年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代付利息代办业务税收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代付利息业务取得的收入属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意义
这一认定对金融机构和客户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无需对利息收入缴纳增值税,可以降低企业税负。客户也不需要承担额外的增值税成本,有利于资金流转。
根据现行税务规定,利息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货物,而是应税劳务。金融机构代付利息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规定有利于金融业发展和企业减税降负。
在我国,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取决于利息收入的来源。
企业利息收入
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营业收入的一部分,应按6%的增值税税率缴纳增值税。
个人利息收入
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无需缴纳增值税。
例外情况
以下情况下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业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4号)中规定的免征增值税的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利息。
购买国债利息收入。
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企业发放的职工工伤医疗救助金利息收入。
个人取得的外汇利息收入。
计算方法
对于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利息收入,其应纳增值税额=利息收入金额×6%
注意事项
上述税率和免税政策可能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请以最新发布的税收法规为准。
如果您有税务方面的问题,建议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