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营业外支出期末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是否正确)



1、营业外支出期末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营业外支出期末余额在借方。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与主要业务活动无关的支出。该账户期初余额为零,发生支出时记入借方,发生收入时记入贷方。

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在该期间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大于营业外收入。这笔余额将在下期转入损益表,作为亏损处理,反映在企业的利润总额中。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支出不同于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支出,而营业外支出是发生在主营业务之外的支出。

因此,营业外支出期末余额在借方表明企业在该期间的营业外支出大于营业外收入,从而导致了亏损。

2、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是否正确

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是正确的。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非经常性、非主营业务的损失或费用,例如: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损失

外汇损失

罚款、赔偿金

营业外支出等

这些支出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通常不会反复发生。因此,在会计期间内发生后,将直接计入损益表,不会计入资产或负债账户。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根据会计原则,损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应转入本年利润或本年亏损账户,结转为当期利润或亏损。因此,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一般不会有余额。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情况下,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可能会出现余额,例如:

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如出售固定资产获得的收益,可以冲减营业外支出,从而产生余额。

某些企业可能会在营业外支出账户中暂记某些费用,并在后续期间分期摊销。

但是,这些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来说,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没有余额是符合会计准则的。

3、营业外支出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所发生的损失或费用,通常记入借方。

根据会计分录规则,资产类账户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负债类账户借方减少,贷方增加;损益类账户借方表示损失或费用,贷方表示收入或收益。因此,营业外支出属于损益类账户,其借方余额表示企业的损失或费用。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因诉讼而支付了赔偿金,这笔赔偿金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并记入借方。这意味着企业的损益表中将增加一笔损失,使净利润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支出与营业费用有所不同。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记入损益表中的“营业费用”科目。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记入损益表中的“营业外支出”科目。

营业外支出是记入借方的损益类账户,其借方余额表示企业的损失或费用。

4、营业外支出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吗

营业外支出期末是否结转到本年利润,取决于其性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营业外支出》的规定,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

罚款、赔偿金

资产损失

研究和开发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非经常性支出

通常情况下,营业外支出直接记入当期损益,不会结转到本年利润。但是,对于具有明确未来经济利益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以分期摊销记入营业费用。

因此,只有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以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其他营业外支出,如罚款、赔偿金、资产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会结转。

上一篇:300万30年利息多少(300万存30年的利息是多少)


下一篇:上海征信总部(上海征信中心电话客服电话)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