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记利息与应付利息的区别在于:
性质
应记利息:为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费用或收入,记录在当期损益表中。
应付利息:为已支付但尚未记录在当期损益表中的利息费用,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
时间点
应记利息:计提于利息产生期间,而无需等待实际支付。
应付利息:仅在实际支付后记录。
影响
应记利息:立即影响当期损益,增加费用或收入。
应付利息:不影响当期损益,而是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付利息负债或减少应收利息资产。
记录方式
应记利息:通过损益表中的利息费用或利息收入账户记录。
应付利息: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利息账户记录。
举例
1 月 1 日,借款 100,000 元,年利率 12%,借款期限 1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应记利息为 100,000 元 x 12% x 11/12 = 11,000 元,增加利息费用。
12 月 31 日,借贷银行账户 11,000 元,贷记应付利息账户 11,000 元,记录利息支付。
目的
应记利息:反映利息在产生期间的费用或收入,确保损益表的真实反映。
应付利息:记录已支付但尚未在损益表中反映的利息负债,提供资产负债表的准确财务状况。
应付利息对应的明细科目为:
1121 应付利息
1122 预提利息
1121 应付利息
该科目核算应向债权人支付、但尚未支付的利息。主要包括:
贷款利息
债券利息
应付票据利息
应付可交换债券利息
应付公司债券利息
1122 预提利息
该科目核算已经发生利息费用,但尚未到期应付的利息。主要包括:
贷款利息
债券利息
应付票据利息
应付可交换债券利息
应付公司债券利息
当利息到期支付时,借记 "财务费用",贷记 "应付利息" 或 "预提利息"。
应计利息与应付利息的区别
在会计财务中,应计利息和应付利息经常被混淆,但在概念和记录方法上却有明显区别。
应计利息
定义:尚未到期,但已经发生但尚未记录的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
特征:只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流量。
记录方法:在期间末,根据已知利率和已到期时间进行计算和记录,贷记应收利息或借记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
定义:已到期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利息。
特征:既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又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支出或收入。
记录方法:到期时,将应付利息转入费用或收入账户,并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
主要区别
1. 性质:应计利息是尚未到期的利息,而应付利息已到期但尚未支付。
2. 现金流量:应计利息不涉及现金流量,而应付利息会导致现金支出或收入。
3. 记录时机:应计利息在期间末计算和记录,而应付利息在到期时记录。
理解应计利息和应付利息之间的区别对于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利息收入和支出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企业对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的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