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击网贷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打击网贷乱象再次成为焦点。网贷乱象曾一度滋生,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频发,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贷行业的整治力度。315期间,各地消协、市场监管部门等将联合开展网贷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以下违规行为:
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虚假夸大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信息,诱导消费者借贷。
高额利息和砍头息:收取超高利息、收取砍头息等行为,变相增加消费者借贷成本。
暴力催收和骚扰行为:对逾期借款人采用暴力、威胁、骚扰等违法催收手段。
套路贷和贷中贷:通过虚构交易或诱导借款人签订多份借款合同,增加借款人债务负担。
消费者在借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规的网贷平台,查看平台的资质和信誉。
仔细阅读借款合同,了解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
警惕高利贷和套路贷,理性借贷,量力而行。
遭遇网贷侵权行为,及时向监管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
打击网贷乱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平台方规范运营,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网贷市场环境。
2021年315严打网贷
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全国多地开展网络贷款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针对暴力催收、高利放贷、违规征信等问题,对违法违规网贷平台进行严厉打击。
此次严打行动中,多家网贷平台被查处,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统计,全国已立案侦查网贷犯罪案件200余起,查清涉案金额超过100亿元。
此次严打行动旨在净化网贷市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网贷平台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放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借贷,量力而为,避免陷入网贷陷阱。
网贷行业乱象由来已久。一些网贷平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高利息、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借贷。暴力催收、违规征信等问题也屡禁不止,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针对网贷乱象,有关部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网贷利率进行了限制。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网贷平台的监管,对于违法违规的平台进行严厉整治。
此次315严打网贷行动,是整治网贷乱象的重要一步。随着监管的不断加强,相信网贷行业会逐步走向规范化、健康化的道路。消费者在享受网贷便利的同时,也应加强风险意识,避免陷入网贷陷阱。
315打击网贷最新情况
3月15日,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布了2023年全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315”行动的最新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各地监管部门累计排查存量网贷机构10224家,依法取缔网贷机构374家,立案调查网贷平台及相关责任人254例,处罚借贷平台591家。
在本次“315”行动中,重点打击了违规分期放贷、虚假宣传、暴力催收、套路贷等违法行为。其中,违规分期放贷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处罚分期放贷平台32家,有效遏制了过度分期消费。
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借贷,谨慎选择网贷平台,保护自身权益。
本次“315”行动还重点整治了汽车金融、养老金融、P2P网贷等领域的乱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将继续加大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网贷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金融稳定和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