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营贷检查结果显示,多家银行存在违规发放情况。
检查发现,部分银行存在发放无真实经营用途的经营贷问题,部分企业利用经营贷资金进行炒股、购房等非经营性活动。还存在虚假流水、重复授信等问题。
上海银保监局要求相关银行立即整改,并责令部分银行暂停新增经营贷业务。同时,对违规发放贷款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此次检查结果表明,经营贷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堵塞漏洞,防止经营贷资金流入楼市等非生产领域,维护金融稳定。
上海严查经营贷违规入市的乱象引发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底,上海已查处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金额超900亿元,共计4215笔。
其中,2022年共查处2760笔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金额约509亿元。今年1月,又查处1455笔,金额约393亿元。
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主要涉及两类情况。一是借款人虚构经营资料,骗取银行贷款后将资金用于购房;二是借款人以经营为名义取得贷款后,将资金挪用至房地产市场。
这种违规行为扰乱金融秩序,损害金融机构利益,同时推高房价,加剧市场泡沫风险。为此,上海银保监局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要求银行严格审核贷款用途,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并联动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上海已对多家银行和借款人进行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上海银保监局也提醒借款人,务必如实提供贷款申请资料,切勿虚构经营信息或挪用贷款资金。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后果和信用惩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