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民法规定借贷利息(民法中关于借贷利率的规定)



1、民法规定借贷利息

民法典规定借贷利息,旨在保护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借贷利息的约定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借贷双方可以约定利息。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确,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利息的,视为没有约定利息。

法定利息率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规定,没有约定利息的,借款人应当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三向贷款人支付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未约定利息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确定利息。

超出法定利息的约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还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贷款人已收取的超过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的利息,应当返还借款人。

违约责任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向贷款人支付利息。贷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提供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向借款人支付利息。

民法典对借贷利息的规定,既保障了出借人的合法收益,也保护了借款人的权益。对于借贷利息的约定,双方当事人应慎重考虑,避免因利率过高造成纠纷。

2、民法中关于借贷利率的规定

民法中关于借贷利率的规定

民法中对于借贷利率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

法定利率

法定利率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利率。对于借贷合同,民法规定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

约定利率

约定利率是指借贷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利率。法律允许借贷双方在法定利率基础上约定更高的利率,但不得超过法定利率的四倍。

超过约定利率的部分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了法定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只应当偿还法定利率范围内的利息。

高利贷的认定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明显高于市场利率,并且借款人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的,法院可以认定为高利贷。高利贷合同无效,借款人只应当偿还本金。

民法还规定,对于小额借贷的借贷利率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以上是民法中关于借贷利率的主要规定。借贷双方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出现利率过高或高利贷的情形。

3、民法通则借款利息的规定

民法通则对借款利息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法性: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利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利率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

约定利率高于法定利率:当事人约定的利率高于法定利率的,超过部分不予支持。

利息计算方式:当事人可以约定利息计算方式,包括一次性计收、按期计收等。但如果未约定,则按照年利率计算,按月或按季计收利息。

逾期利息:借款人逾期还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如果未约定逾期利息,则按照法定利率计算。逾期利息不得超过借款本金。

4、民法规定借贷利息是多少

上一篇:4000块5分利息一个月多少钱(4000元5分利息一个月是多少)


下一篇:网贷一般放款到哪里(网贷一般放款到哪里袋鼠之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